东坡区
曾君:驰骋科技领域的年轻人
青年档案:曾君,男,汉族,35岁,中共党员,大学本科学历,毕业于四川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,四川鑫统领混凝土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。先后在台资、外资企业从事混凝土外加剂研究工作,曾受邀至台湾为某企业做技术指导。主要研究领域:水溶性高分子合成技术;聚羚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、复配;高性能减水剂工程应用。
他的技术为眉山发展建设添火加薪
作为四川鑫统领混凝土有限公司屈指可数的重量级技术人员,曾君在聚羧酸减水剂合成技术上有独特的创新技术,并于2007至2010年被邀请到台湾为HI CON启欣股份有限公司做技术指导工作。作为少壮派技术研发人员,有这样的待遇,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行业内都不多见。2010年,曾君负责公司年产5万吨聚羧酸减水剂项目建设的工艺技术,那段时间,实验室、车间成了他名副其实的家,技术研发、攻关、突破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主题,最终项目如期达标投产,拓展了公司的业务板块。研发并实现工业化PC240和PC340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,处于国内领先水平。采用该技术至今共生产聚羧酸减水剂母料2万多吨,聚羧酸减水剂成品7万多吨,仅在眉山地区使用该产品的商品混凝土就达300万立方米,为眉山地区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他的成果为四川节能减排做出贡献
曾君不断在技术革新、研发创造中实现自身价值。2012年,他研发的改性醇胺水泥助磨剂母料,替代了传统的三乙醇胺和三异丙醇胺,处于国内先进水平。采用该技术至今共生产水泥助磨剂母料1万多吨,水泥助磨剂成品3万多吨,其中四川地区就有1000万吨的水泥使用了该产品,为全市乃至全省的节能减排、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做出了较大贡献。
他的专利为公司发展提供持续动力
曾君从不满足取得的成绩,任何一次攻关的成功,对他来说,只是一项新的技术研发的起点。2012年负责并成功申报国家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项目,争取到国家资金作为公司技术改造,为公司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动力。2013年申请发明专利1项《一种改性醇胺及其制备方法》,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《一种液体外加剂自动复配生产系统》,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《一种混凝土出机温度快速检测装置》。三项专利技术目前已经投入使用,转化成果后,为国家新增税收200余万元每年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