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坡区
“一切都很顺心!” —— 活动开展7个月 爱在身边 • 公益联盟成效好
说起这半年来的工作情况,社区主任周雪梅笑着回答:志愿队伍日益壮大,志愿服务也更专业,政府、爱心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,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,工作开展越来越顺心。”
7个月里,每月22日定期开展志愿活动,各季各类活动不定时开展,爱在身边·公益联盟迸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。
从抵触到欢迎:“更多的困难群众为我们打开大门”
献爱心并不是件容易事。由于社会上不时发生的诈骗等恶性事件,人与人之间的漠然、不信任感滋生增长。“这样的社会心理为我们志愿服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,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往往无法开展,打击了爱心志愿者的积极性。”苏祠街道团工委副书记郑栋说。有了公益联盟这样一个平台,零散的爱心人士聚集到一起,在社区工作人员前期宣传动员、后期协助带领下,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打开大门,欢迎前来帮助他们的好心人。“这是一个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的过程,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并不容易。”芙蓉路社区主任周雪梅说。在采访中,周主任向记者介绍了社区骆朝林从抵触帮扶到积极接受帮扶的过程。据周雪梅介绍,61岁的骆朝林是“三无”老人,又是癫痫病患者,生活条件较差。“开始我们带领志愿者去帮扶他,为他送被子、棉絮等物品时,他总是推迟,还说这些东西他都有。”周雪梅说,“他拿出的东西都很破烂,早就该仍了,他就是好面子,不想被当成弱势群体。”经过几番宣传、开导。骆老汉开始转变思想观念,不再觉得被帮扶是件丢脸的事情。为了随时了解骆朝林的状况,社区工作人员甚至和他约定,每隔几天就要到社区“报道”一次,看看需要些什么东西。“几天不来,我们几个社区干部还要挂念,随后就要到他家看看是不是生病了。”周雪梅说。
爱心收获:“爱在身边”——献爱心的是身边人,收获爱心的也是身边人。爱在身边·公益联盟活动开展以来,社区工作人员明显感觉到群众工作更好开展了。因为社区居民感受到更多关爱与帮助,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减少,信任度增强,生活中处处充满关心问候,公益联盟为更多的爱心人士提供了爱心平台。
服务专业化——“志愿者队伍壮大,分工更明确,帮扶更有针对性。”
截至目前,仅芙蓉路社区的志愿者就已经超过400人。“暑假到来,每天都有学生志愿者不断加入,志愿者人数每天都在增加。”周雪梅说。志愿者队伍往往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,活动要继续开展下去,就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。7个月来,志愿者越来越多,涉及的行业领域也更加广泛。“我们的志愿者来自教师、金融、餐饮企业等多个行业,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。”郑栋说。随着志愿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,服务活动开展再不仅仅局限于打扫卫生、搀扶老人等常规服务。芙蓉路社区志愿者按照专业性质分成了10多个小分队。在众多小分队中,义务家电维修队伍“生意”一向不错,这支由企业员工组成的志愿队伍倍受居民喜爱。
水电志愿维修队志愿者的好,芙蓉社区居民雷樟田深有体会,由于常年瘫痪,行动非常困难,以前像修理电暖气这样的事,从找人到维修至少要耗上好几天。现在,社区志愿者细分成扶贫助困、公共安全维护、水电气维修等志愿队,并且向居民们公布了各志愿队的热线电话,遇到困难,直接按志愿队类别打个电话,很快就会有人上门服务。
有了专业服务队的帮忙,社区工作轻松多了。“以前居民遇到困难就会给我们打电话,但居民多,社区工作人员少,很多时候都忙不过来,很多时候都不能及时处理问题,群众有怨言。现在遇到困难,他们都想到给志愿者打电话,问题很快就解决好了。
爱心收获:奉献爱心是件快乐的事。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能发挥自己所长,将自己的能量最大程度释放无疑是志愿者们最乐于做的事情。而在他们发挥所长的同时,群众的问题解决了,社区的压力减轻了,一举多得!在良好的运转模式中,志愿者奉献热情更加激昂,而社区工作开展也更加得心应手,在良好的合作中,这条献爱之路走起来必将更加顺畅。